欢迎光临江西省纳新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详细资料

全民参与的“除四害”运动(三)

来源:该内容转载于网络 发表时间:2021/12/2 17:10:09

给麻雀“平反”

麻雀是怎么成为“四害”中的老二的?

毛泽东在起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,听到一些地方反映“麻雀成群,祸害庄稼,一起一落,粮食上万”。毛泽东出身农村,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,于是决定麻雀同老鼠、苍蝇、蚊子一起,作为必须除之而后快的“四害”之一。

据不完全统计,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2.1亿余只。但不久恶果出现了,1959年春,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,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叶子几乎全部被害虫吃光了。

一些科学家开始要求为麻雀“平反”。1956年秋,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,召开了一次关于麻雀问题的讨沦会。几位科学家作了发言,认为麻雀在某些季节确实有害,但更多的时间是有益的,反对消灭麻雀。


1959年上半年,针对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,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展了纠“左”工作,知识界沉闷的气氛也有所缓和。以郭沫若为首的一批历史学家发表文章为曹操“翻案”。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京华趁势说,既然曹操可以“翻案”,麻雀为什么不能平反?

1959年11月27日,中国科学院以党组书记张劲夫的名义,以反映科学家不同意见的方式,写了《关于麻雀益害问题向主席的报告》,送请胡乔木转报毛泽东。随《报告》附送了一份《有关麻雀益害问题的一些资料》,《资料》共3个部分:一、外国关于麻雀问题的几个历史事例;二、目前国外科学家的一些看法;三、我国科学家的一些看法,扼要介绍了朱冼、冯德培、张香桐和郑作新4位生物学家反对消灭麻雀的意见。毛泽东看到报告后批示:各同志,这个报告作为中央杭州会议文件之十八给与会者。

1960年,由有关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人员组成、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童第周任负责人的“麻雀研究工作协调小组”成立。在协调小组开展工作时,毛泽东在3月18日起草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》中提出:麻雀不要打了,代之以臭虫,口号是“除掉老鼠、臭虫、苍蝇、蚊子”。

毛泽东尊重科学尊重历史,收回了灭雀的命令,虽然这个过程显得长了一些,但不管用什么形式纠正自己的失误,总是令人高兴并受人敬重的。一些生物学家从1955年冬开始为麻雀的命运而抗争,在1960年春成功为麻雀“翻案”,他们为了真理敢冒风险、锲而不舍进言的精神难能可贵,历史应该记下他们的功勋。



   本文作者 闫树军

《炎黄春秋》编辑出版
 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官方微信

全国服务热线

13970601006

咨询客服
  • 电话:13970601006 18296661895
  • 地址: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9号总商会21楼
  • 版权声明:以上全部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,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,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,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:13970601006,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
Copyright © 2021-2022 江西省纳新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赣ICP备202200297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