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参与“除四害”运动(二)
全民参与“除四害”
1955年11月中旬,毛泽东先后在杭州和天津召集华东、中南、东北和华北15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党委书记开会,展望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远景,并将谈话内容与他的若干思考归纳成了《农业十七条》,其中第13条是“除四害”,即在7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(及其他害兽)、麻雀(及其他害鸟,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,尚待研究)、苍蝇、蚊子。
1956年1月25日,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后下发了《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(草案)》 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在《农业十七条》的基础上有所扩充,内容增加到40条,其中第27条关于“除四害”的表述为:从1956年开始,分别在5年、7年或者12年内,在一切可能的地方,基本上消灭老鼠、麻雀、苍蝇、蚊子。此《纲要》是一份关于农业生产发展前景的十二年规划,而“除四害”从《农业十七条》开始就位列其中。其运动提出的初衷,不仅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,更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。
《纲要》公布后,中央和地方各相关部门不甘落后,纷纷要求提前完成任务。在“除四害”问题上,卫生部很快制定了《关于除“四害”和消灭疾病的规划》,要求在1957年内城市和工矿地区做到基本无鼠,农村先创造无鼠典型村,四年内达到每村十公里范围内基本无鼠;草原牧区七年内也达到基本消灭老鼠。1956年内,做到城市和农村一公里内无雀;二年内城市和农村周围三四公里以内基本无雀;三四年内基本消灭麻雀。农业领域的“跃进”思维在国民经济的各领域蔓延开来,工业领域各部门也制定了若干不切实际的指标。
这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。在1956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,他提出要使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、实事求是的计划,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。他要求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要对不合理的指标“压一压”。在周恩来的领导下,经济领域的“反冒进”工作逐步展开。这样,“除四害”运动在“反冒进”时期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。
各级党政负责人亲自挂帅领导“除四害”运动,他们甚至同群众一起打扫马路、灭蚊灭蝇。中南海驻地的党政机关每周腾出一定时间,暂停日常的行政工作,高层干部亲自动手清扫卫生。大人和孩子都被组织起来,铲除杂草,填平户外的脏水坑,使孑孓没有孳生的环境。每户人家还要喷洒药剂,毒杀老鼠、苍蝇。各单位划片、分工负责,在统一时间里点六六粉熏蚊子。考虑到中南海的特殊办公环境,捕杀麻雀时,没有使用鞭炮,而是用杆子敲打脸盆。陈毅的女儿陈珊珊回忆,也许是由于生活在中南海,常常要考虑种种规矩,孩子们几乎没有这样毫无拘束、淋漓酣畅过,所以大家都异常亢奋。大家拿着杆子、脸盆赶麻雀,麻雀已经在视野里消失了,可孩子们还是兴致勃勃地敲脸盆。
以科学研究为职责的中国科学院也有类似情况。在力学所北边的三星铅笔厂附近,有一块麦地。钱学森和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实习生谈庆明一起,每人带一根顶端系有红布条的竹竿,到麦地里轰麻雀,不让麻雀停下来休息。麻雀心脏很小,老是飞个不停,就会掉下来死掉。
为了赶上和引领形势,不少地方连续修改“除四害”的时间表,目标时间不断缩短。1958年,北京将“除四害”的期限定为两年,河南定为3年,江苏定为4年,有的县市甚至定为一年乃至几个月。
运动中,有的地方学校停课,工厂停工,商店停业,机关单位也停止了办公,妇女、老人、儿童都被动员起来。大街小巷贴满了“除四害、讲卫生”“深入开展爱国生运动”等标语。居委会负责辖区内居民的清洁卫生工作,每户的木家具都要搬出去用水洗刷,房顶的屋梁和木椽要搭上梯子爬上去洗得看见木头原色,总之,要做到上下左右前后“六面”光。
“除四害”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。比如,灭老鼠,有“掏窝”“水缸捕鼠”“调墨油粘鼠”“碗、桶、面盆扣鼠”等。北京一位小学生还发明了一种灭鼠的奇招,就是把老鼠逮住,往肛门里塞粒黄豆,再用线缝上,放回窝里,它拉不出屎来,就能把一窝老鼠都咬死。当然,放走前一定要把老鼠尾巴割下来,因为尾巴是用来统计战果的。
“除四害”运动中,涌现出了很多“英雄”“能手”。安徽巢湖市的工人顾友昌,仅1957年就消灭老鼠2660多只、麻雀4728多只、苍蝇90斤(当时每斤16两),挖蛹25斤10两、蛆31斤。武汉市安静街72岁的老太太蔡月英,三年如一日除“四害”,消灭了330多只老鼠、240万只苍蝇。此外,北京龙潭街道有85岁的“麻雀常”常老太太;河北定县面粉厂共青团支部书记王景贤,一枪打中6只麻雀的绝技,传遍全县;懂鸟语、识鸟性的彝族土专家李德发,用4种鸟、11种不同的声音,捕捉了大量的麻雀;长沙6岁的小英雄蒋建国,3年捕蝇14万多只。
文艺作品也紧跟主题,与时事相连。有人编写了《除四害讲卫生三字经》,有人写了“除四害”儿童歌曲《打麻雀》。诗词、歌曲、科普文章、漫画等迅速涌现,报纸、广播也大作舆论宣传。
运动中,有的地方学校停课,工厂停工,商店停业,机关单位也停止了办公,妇女、老人、儿童都被动员起来。大街小巷贴满了“除四害、讲卫生”“深入开展爱国生运动”等标语。居委会负责辖区内居民的清洁卫生工作,每户的木家具都要搬出去用水洗刷,房顶的屋梁和木椽要搭上梯子爬上去洗得看见木头原色,总之,要做到上下左右前后“六面”光。
“除四害”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。比如,灭老鼠,有“掏窝”“水缸捕鼠”“调墨油粘鼠”“碗、桶、面盆扣鼠”等。北京一位小学生还发明了一种灭鼠的奇招,就是把老鼠逮住,往肛门里塞粒黄豆,再用线缝上,放回窝里,它拉不出屎来,就能把一窝老鼠都咬死。当然,放走前一定要把老鼠尾巴割下来,因为尾巴是用来统计战果的。
“除四害”运动中,涌现出了很多“英雄”“能手”。安徽巢湖市的工人顾友昌,仅1957年就消灭老鼠2660多只、麻雀4728多只、苍蝇90斤(当时每斤16两),挖蛹25斤10两、蛆31斤。武汉市安静街72岁的老太太蔡月英,三年如一日除“四害”,消灭了330多只老鼠、240万只苍蝇。此外,北京龙潭街道有85岁的“麻雀常”常老太太;河北定县面粉厂共青团支部书记王景贤,一枪打中6只麻雀的绝技,传遍全县;懂鸟语、识鸟性的彝族土专家李德发,用4种鸟、11种不同的声音,捕捉了大量的麻雀;长沙6岁的小英雄蒋建国,3年捕蝇14万多只。
本文作者 闫树军
《炎黄春秋》编辑出版上一篇: 家用空调的清洗方法 下一篇: 污水处理的六种污水处理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