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江西省纳新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详细资料

全民参与的“除四害”运动起源(一)

来源:该内容转载于网络 发表时间:2021/11/30 11:41:04



20世纪五六十年代,举国上下开展了以 “除四害”(老鼠、麻雀、苍蝇、蚊子,1960年后以臭虫取代麻雀)为核心的爱国卫生运动。说起“除四害”,亲历过的人应该都有难以忘却的记忆:清晨,大家拿着长竹竿、汽枪等爬上房顶,手执旗子、扫帚吆喝着,敲打锣鼓和脸盆追赶麻雀;家家户户用开水灌老鼠洞;用六六粉熏蚊子;集体去厕所、菜场等场所捕灭苍蝇……这场运动不仅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,也给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卫生制度贴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。


因反细菌战兴起


“苍蝇蚊虫传疾病,老鼠麻雀偷食粮,六万万人民齐上阵(嗯),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光!”这首歌谣描述的便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“除四害”运动。


很多人认为“除四害”是1958年“大跃进”的产物,其实不然,早在1952年,“除四害,讲卫生”就开展起来了。朝鲜战争中,美国实施细菌战,带毒昆虫也洒落到了我国东北地区,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。对此,中国政府严重抗议,并于1952年3月14日的政务院第128次会议上,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,后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,周恩来总理任主任,领导和组织反细菌战。由于这个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反对美国的细菌战争,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,中央就把这个运动定名为爱国卫生运动。


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毛主席“动员起来,讲究卫生,减少疾病,提高健康水平,粉碎敌人的细菌战”的号召,开展起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。这为之后更大规模的“除四害”运动奠定了基础。


    本文作者 闫树军

《炎黄春秋》编辑出版
 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官方微信

全国服务热线

13970601006

咨询客服
  • 电话:13970601006 18296661895
  • 地址: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9号总商会21楼
  • 版权声明:以上全部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,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,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,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:13970601006,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
Copyright © 2021-2022 江西省纳新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赣ICP备2022002975号